從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機,到傳感器和磁力開關系統(tǒng),永磁體有許多電氣方面的應用。永磁體的制造工藝通常會涉及到燒結或注射成型。但是,由于電子器件日益小型化,要求也更加嚴格,對磁性元件的幾何形狀提出了要求,而傳統(tǒng)的制造方法通常難以達到要求。不過,增材制造技術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從而能夠生產出符合相關應用需求的永磁體。
量身定制
近日,格拉茨大學、維也納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利用激光3D打印技術,成功地制造出超級磁鐵。該方法使用的是磁性材料的粉末,加以熔化,分層打印,讓粉末得以粘結在一起,從而得到由純金屬制成的元件。
我們知道,如果密度和微觀結構控制得好,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材料,根據具體應用情況來*地調整磁體性能。目前,3D打印已經能夠打印出相對高密度的磁體,不過,研究團隊仍在探索如何控制磁體的微觀結構。
研究者*開始將重點放在了制造釹或釹鐵硼磁體上。由于具有獨特的化學性質,很多高性能永磁體都是以稀土金屬釹為基礎。而永磁體是許多重要領域(包括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中應用的關鍵組件。但是在其他應用領域,比如電力制動器、磁力開關、某些電動馬達系統(tǒng),釹鐵硼磁體的強勁性能并不是必需的,而且人們也不希望有這么強勁。
尋找稀土的替代品
因此,科學家們改用其他材料,即用Fe-Co磁體進行3D打印。從以下方面來看,Fe-Co磁鐵有望替代釹鐵硼磁鐵:
①稀土金屬的開采是資源密集型的,從可持續(xù)角度來看并不具有持續(xù)的吸引力,而且這種金屬的回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Fe-Co磁體對環(huán)境的危害則更小。
②稀土金屬在較高溫度下會失去磁性,而特殊的Fe-Co合金則可在200~400℃的溫度下,繼續(xù)保持磁性,并且表現出良好的溫度穩(wěn)定性。
研究人員表示,理論計算表明,Fe-Co材料的磁性可以提高2或3倍。鑒于3D打印對產品形狀的靈活性支持,相信通過廣泛合作、深入研究,在不必要使用釹鐵硼磁體的領域,有望開發(fā)出替代釹鐵硼的磁性材料。
該論文已發(fā)表于Materials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