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yè)資訊>2018年鈷需求呈爆發(fā)增長,預計2019年供需將供過于求
發(fā)布日期:2019-2-27 來源:中國產業(yè)信息網
全球鈷礦資源分布集中度較高,全球鈷資源儲量約 700 萬噸,儲產比 57 年。鈷資源地理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古巴、菲律賓、加拿大、俄羅斯、贊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地,約占世界鈷總儲量 78%。剛果(金)的鈷儲量為 340 萬噸,占全球鈷儲量的 48%,居世界*位。相較而言,我國鈷資源十分稀缺。
鈷供給集中度高,少數企業(yè)掌握供給控制權。2017 年全球鈷的總供應量約為 12.3 萬金屬噸。其中,嘉能可、洛陽鉬業(yè)兩家合計提供了 4.38 萬噸金屬鈷,占全球總產量的 35.6%。 2018 年前三季度四家鈷主要供應商總產量約 4.97 萬噸,同比上漲 23.1%。
近些年全球基本沒有新增鈷礦資源勘探儲量,增量礦產釋放基本以現有礦山擴產為主。未來三年內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于嘉能可 KCC 項目復產(2018 年)、歐亞資源 RTR 項目投產(2019年)等。
總體來看, 2018 年之后全球礦產鈷增量釋放較多。但受礦山項目投產至達產進程中諸多因素影響,新增產量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項目投產初期尤為如此,過渡期的長短對于相關年份的產量具有比較大的影響,故未來若干年全球礦山鈷產量仍有不及預期的可能性。供應鏈上游面臨不斷增加的擾動因素。 因全球鈷資源主要集中在剛果(金),故全球鈷供應鏈上游的穩(wěn)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該國的政治及法律環(huán)境。圍繞該國新礦業(yè)法的爭議尚未完全平息(戰(zhàn)略金屬、暴利稅等等) ,相關細則仍需完善,但鈷礦生產成本提升基本已成定局,進而也將對剛果鈷礦的供應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2017 年中國鈷市場消費總量近 6 萬金屬噸,同比 26%。國內鈷下游應用主要為電池,占比 76%,硬質合金和高溫合金合計占比僅為 10%。電池領域仍是拉動中國鈷消費的主要增長點,隨著新能源汽車持續(xù)放量,鈷需求有望繼續(xù)爆發(fā)。
近幾年,在國家密集出臺各項利好政策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guī)模飛速增長。截止到 2018 年 1-10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 87.9 萬輛,同比增長 70%,已超過 2017 年全年產量 71.6 萬輛。目前實現產業(yè)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要有四種,分別是鈷酸鋰、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錳酸鋰、磷酸鐵鋰,其中含鈷的是鈷酸鋰和三元材料。在應用領域方面,鈷酸鋰主要用于 3C 電子領域,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主要應用于動力領域,相較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能量密度高是三元材料的明顯優(yōu)勢。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體系越來越傾向于選擇三元材料電池,特別是純電動車市場,三元電池成為主流。截止 2018 年工信部第 12 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純電動乘用車三元電池占比達 82%。三元材料將充分受益于我國純電動汽車市場擴容,占比不斷提升。一直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的比亞迪, 2018 年 1-10 月三元電池的裝機量已經超過了磷酸鐵鋰電池。其 2018 年推出的三款改款新車秦 EV、 e5 和宋 EV, 均采用了三元鋰電池。
雖然三元材料在高鎳趨勢下鈷的單位用量會逐漸減少;但從整體來看,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穩(wěn)步快速發(fā)展,鈷需求也將呈持續(xù)快速上漲態(tài)勢。到 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中三元材料(NCM 和 NCA)占比或將從 2017 年的 44%提升至 70%。 我們預計到 2020 年,全球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中 NCA 使用鈷量為 0.72 萬噸,NMC 合計使用鈷量為 4.39 萬噸,三元材料總鈷用量為 5.11萬噸。
新能源汽車用的三元動力電池將促使鈷需求呈現爆發(fā)增長。我們預計 2020年全球鈷消費量將達到 15.5 萬噸, 2016-2020 復合增速為 9.5%;預計 2019年鈷供需供過于求,隨后缺口收窄。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最新資訊
最新產品
宜興市金用工業(yè)陶瓷有限公司
5KN伺服壓裝機 桌面四柱通用型壓力機 航空航天核心部件壓裝
廣東品嘉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市高科氣體設備有限公司
蘇州市高科氣體設備有限公司
廣東品嘉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粉末冶金企業(yè)
關于我們|廣告服務|會員服務|網站建設|付款方式|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杭州極點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區(qū)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樓4樓 郵編:310004
服務熱線:0571-8513281985235193傳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聯盟網站:硬質合金商務網 、粉末冶金人才網、粉末冶金書庫、注射成形網 、中國粉體網、粉體行業(yè)網上展、粉末冶金網上展
ICP證:浙B2-20100325
免責聲明:本網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chuàng)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充分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