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科研技術和先進生產設備是推動山東萊蕪精益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實現大跨越、大發(fā)展的“兩架馬車”。2013年,該企業(yè)生產粉末冶金制品4000噸,產量同比增長1000噸,實現了產量連年增長1000噸的預期目標。截至今年6月底,生產制品已達到2200噸,實現銷售收入有望突破8000萬元。2014年,公司著手準備“新三板”上市工作,有望成為國內*粉末冶金“新三板”上市公司。
6月30日,記者在山東萊蕪精益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在一臺龐大的冶金制品生產設備內,數名車間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安裝一臺高智能自動化生產設備。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臺機器是今年4月份新上的一臺“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自動混粉線”項目。該項目可實現1人電腦操控,全線完成生產的全自動流程,有效地減少了人員成本支出并大幅提升人員配比效率。
另外,公司新規(guī)劃生產用地50畝,將于近期新上全自動混粉線、全自動粉末成型機、連續(xù)式燒結爐等先進加工設備百余臺。屆時可實現全自動混粉、產品自檢微調整、皮帶傳送、快速燒結的自動化生產,建成年產8000噸高性能粉末冶金的全自動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上繳利稅600萬元。
2006年以來,公司科研創(chuàng)新步伐不斷加快。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開發(fā)產品400余款,種類涉及汽摩配件、電(氣)動工具、園林工具、紡織工具、鎖具等數十個領域,并以每年開發(fā)40款新產品的速度迅速擴大生產能力。
經過實踐探索和理論公關企業(yè)科研創(chuàng)新成果碩果累累,在模具開發(fā)方面,研發(fā)出高效粉末冶金壓型模具,從而實現了產品的高效壓制,使生產效率提高了20倍。在產品加工工藝方面,通過對原有車削加工、鑄造加工方式所具有的高能耗、材料利用率低、產品穩(wěn)定性差等特點的分析,開發(fā)了粉末冶金高效壓制工藝,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優(yōu)化了產品性能,降低了生產成本。據了解,該企業(yè)現已授權專利7項,取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近期,公司的3項科技成果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達到了國內*水平。
記者在采訪時發(fā)現,山東萊蕪精益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內正在開挖地基,籌劃擴建新車間廠房、車間管理辦公區(qū)域等。該公司董事長李向陽說,籌建廠房、擴大生產規(guī)模是為了解決現有生產設備及場地和客戶訂單需求不能滿足的矛盾。
他說,目前公司已引進日本產沙迪克慢走絲線切割機、電火花機等高端研發(fā)及產品檢測設備,配置了匯眾機械壓機、天王液壓機及網帶式燒結爐、熱處理爐、蒸汽處理爐等數百臺專業(yè)加工設備,但仍舊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公司重新規(guī)劃2000平方米土地用于模具車間、混粉車間的建設及壓型車間的改造。另外,新項目計劃新申請生產用地50畝,規(guī)劃標準化廠房25000平方米,以提高生產能力,為地方粉末冶金特色產業(yè)的形成作出應有的貢獻。